后期资源网|非编软件网|杉宫竹苑|非编插件|高清视频素材|音频素材|非编软件汉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后期非编系统发布及其详细简介后期非编系统VIP专享下载区影视后期非编模版免费下载区网站注册及其办理VIP业务说明
查看: 931|回复: 0

[理论] 电影戏剧中的三十六种剧情模式【后期资源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19 10: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九世纪戏剧家乔治.普罗蒂提出了一个叫做“三十六种戏剧模式”的理论,他把戏剧和小说中的情节归纳总结为三十六种经典模式,到现在为止,这一理论仍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5 C& K3 ~1 p: R+ Y
种类
主要人物
其它必要人物
细目
1、求告求告者逼迫者
A:⑴帮助他去对付敌人
⑵准许他去举行一件他应做而被禁止做的事
⑶给与他一个可以终其天年的地方
B:⑴舟行遇灾的人,请求收留帮助
⑵行事不端,被自己人斥逐而祈求别人的慈悲
⑶祈求恕罪
⑷请求收取葬骨和取回遗物
C:⑴替自己亲爱的人求情
⑵在亲戚面前替另一亲戚求情
⑶在母亲的情人面前替母亲求情
2、援救不幸的人
1援救者
A:⑴救援一个被认为有罪的人
2天降救星
B:⑴子女援助父母
⑵受过恩惠的人报恩失救
3、复仇复仇者作恶的人
A:⑴为被害的祖宗或父母复仇
⑵为被害的子女或后人复仇
⑶为被害的妻子或丈夫复仇
⑷为被侮辱的子女复仇
⑸为妻子受侮辱(或几乎受侮辱)而复仇
⑹为被害者的情夫复仇
⑺为朋友被杀或者受损害而复仇
⑻为姐妹被奸污而复仇
B:⑴为了存心做对,故意为难而复仇
⑵为了趁人不在,暗加攘夺而复仇
⑶为了蓄意谋害而复仇
⑷为了故入人罪而复仇
⑸为了逼奸强暴而复仇
⑹为了夺取所有而复仇
⑺为了一两个人的奸诈,对整个团体的复仇
C:⑴职业的追捕有罪的人
4、骨肉抱复复仇者作恶的人
A:⑴父亲的死,报复在母亲身上
⑵母亲的死,报复在父亲身上
B:⑴弟兄的死,报复在儿子身上
C:⑴父亲的死,报复在丈夫身上
D:⑴丈夫的死,报复在父亲身上
5、捕逃者捕逃者追捕或惩罚的势力
A:⑴违反法律(有时为不得已)的或因其他政治行为而逃
B:⑴为因恋爱的过失而逃
C:⑴好汉对这位大势力的抗争
D: ⑴半疯狂的人对着阴谋的整治的抗争
6、灾祸受祸人胜利的人
A:⑴战败
⑵亡国
⑶人类的灭亡
⑷天灾
B:⑴君位被夺
C:⑴旁人的忘恩负义
⑵不公道的被惩罚或受敌视
⑶遭遇横逆和暴行
D: ⑴被情人或丈夫遗弃
⑵丧失子女
7、不幸不幸的人制约者
A:⑴无辜的人,为野心者的阴谋所牺牲
B:⑴无辜的人,为了那应该保护他的人而受伤害
C:⑴能人,有力的人在困苦贫乏中
⑵一向被宠爱的人,或一向备受亲昵的人,发现此刻他是被遗忘了
D: ⑴失去了唯一的希望
8、革命革命者暴行者
A:⑴一个人的反抗
⑵很多人的反抗
B:⑴一个人的革命,影响了很多人
⑵许多人的革命
9、壮举勇敢领袖敌人
A:⑴备战
B:⑴战事
⑵争斗
C:⑴劫夺一个所欲的对象和人物
⑵夺回那所欲的对象和人物
D: ⑴冒险的远征
⑵为夺回所爱的人而冒险
10、绑架被绑架者
1绑架者
A:⑴绑架一个不愿顺从的女子
2被绑架者保护人
B:⑴绑架那愿意顺从的女子
C:⑴夺回那被绑的女子,但没有杀死绑架者
⑵夺回那被绑的女子,但同时杀死暴行者
D:⑴救出那被绑的朋友
⑵救出一被绑的小孩
⑶救出一信仰错误的人
11、解释解释者
A:⑴必须寻得谋人,否则处死
B:⑴必须解释谜语,否则遇祸
⑵同前,但迷为所爱的女子所作
C:⑴悬赏以寻出人的名字
⑵悬赏以寻出人的性别
⑶试验一个人是否疯狂
12、取求取求者
1拒绝者
A:⑴用武力或诈术,获取目标
2判断者
B:⑴用巧妙的言辞,获取目标
C:⑴用言语打动判断的人
13、骨肉仇恨仇恨者
1被恨者
A:⑴兄弟间一人被诸人所嫉视
2互恨者
⑵兄弟间互相仇视
⑶为了自利,亲戚间互相仇视
B:⑴子仇视父
⑵父与子互相仇视
⑶女恨父
C:⑴祖仇视孙
D:⑴岳父仇视女婿
E:⑴婆婆仇视儿媳
F:⑴婴儿的杀戮
14、骨肉竞争得胜者被拒者
A:⑴恶意的竞争者为自己的手足
⑵两兄弟间,彼此恶意的竞争
⑶两兄弟间的竞争,其中一人犯了奸淫
⑷两姐妹间的竞争
B:⑴为了一个未嫁的女子,父与子的竞争
⑵为了一个已嫁的女子,父与子的竞争
⑶同前,但此女已为前父之妻
⑷母与女间的竞争
C:⑴庶堂手足或者姑表间的竞争
D: ⑴朋友间的竞争
15、奸杀有奸情者被害者
A:⑴请人杀害丈夫,或为了情人杀害丈夫
⑵杀害一个“推心置腹”的情人
B:⑴为了情妇或者私利,杀害妻子
16、疯狂疯狂者被害者
A:⑴因为疯狂而杀害了骨肉
⑵因为疯狂而杀害了恋人
⑶因为疯狂而杀害了无辜的人
B:⑴因为疯狂而受耻辱
C:⑴因为疯狂而失去了亲人
D:⑴因为怕有遗传的疯狂,而导致疯狂
17、鲁莽鲁莽者
1受害者
A:⑴因鲁莽而自致不幸
2失去的对象
⑵因鲁莽而自致耻辱
B:⑴因好奇而自致不幸
⑵因好奇而丧失所爱的人
C:⑴因好奇而至别人死亡或不幸
⑵因鲁莽而致亲族死亡
⑶因鲁莽而致爱人死亡
⑷因轻信而致骨肉死亡
18、无意中的恋爱的罪恶恋爱者
1被恋者
A:⑴误娶自己的母亲
2说明者
⑵误以自己的姊妹为情妇
B:⑴误娶自己的姊妹为妻
⑵同上,唯系受人陷害
⑶几乎以自己的姊妹为情人
C:⑴几乎奸淫自己的女儿
D:⑴几乎在无意中犯了奸淫的罪
⑵无意中犯了奸淫的罪(如误以为丈夫已死而改嫁,其实未必等)
19、无意中伤残骨肉被害者杀人者
A:⑴受神命,几乎在无意中杀了自己的女儿
⑵同前,但因政治的必要
⑶同前,但因与人作恋爱上的争宠
⑷同前,但因怨恨他那所不认得的女儿
B:⑴无意中杀害了或几乎杀害了自己的儿子
⑵同前,但系受奸人的拨弄
⑶同前,同时并有对其他骨肉的仇视
C:⑴无意中杀害了或几乎杀害了自己的手足
⑵为了职务的关系,无意中杀害了自己的姊妹
D:⑴无意中杀害了自己的母亲
⑵受奸人拨弄,无意中杀害了自己的父亲
E:⑴为了报仇或者受拨弄,无意中杀了自己的祖父或其他长辈
⑵迫于不得已的杀害
F:⑴无意中杀害了一个所爱的女子
⑵几乎杀害了一个不认识的情人
⑶没有去救一个不认识的儿子的性命
20、为了主义而牺牲自己牺牲者主义
A:⑴为了诺言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⑵为了种族的成功或者幸福而牺牲性命
⑶为了孝道而牺牲而牺牲生命
⑷为了自己的信仰而牺牲生命
B:⑴为了信仰而牺牲恋爱与生命
⑵为了事业而牺牲恋爱与生命
⑶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牺牲
C:⑴为了义务而牺牲自己的幸福
D:⑴为了信仰而牺牲了自己的荣誉
21、为了骨肉而牺牲自己牺牲者骨肉
A:⑴为亲戚或所爱的人的生命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⑵为亲戚或所爱的人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B:⑴为了父母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前途
⑵为了父母的生命而牺牲自己的前途
C:⑴为了父母的生命而牺牲了自己的恋爱
⑵为了子女的幸福而牺牲了自己的恋爱
D:⑴为了父母或一个所爱的人的生命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与荣誉
⑵为了亲戚或所爱的人的生命而不顾自己的贞操
22、为了****的冲动而不顾一切恋爱者
1对象
A:⑴为了爱欲而破坏了宗教上的贞操与誓言
2被牺牲者
⑵破坏了普通的贞操的自誓
⑶为了热欲而毁坏了自己的前程
⑷为了热欲而毁坏了自己所有的权利
⑸热欲毁坏了脑力,健康,甚至生命
⑹热欲毁坏了富贵,荣誉,若干人的性命
B:⑴因遇诱惑而忘了义务
C:⑴因为****的罪恶而丧失了生命、地位、荣誉
⑵为了别种的罪恶,得到同前的结果
23、必须牺牲所爱的人牺牲者被牺牲的所爱的人
A:⑴为了公众的利益,必须牺牲一个女儿
⑵因为遵守对神所立的誓言,有牺牲她的义务
⑶为了个人信仰,有牺牲恩人或所爱人的义务
B:⑴在必要的情形下,牺牲人家所不知道而实在是他的儿女
⑵在同样的环境下,牺牲他的父亲
⑶在同样的环境下,牺牲自己的丈夫
⑷为了公众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女婿
⑸为了公众的利益,对付自己的亲戚
⑹为了公众的利益,对付自己的朋友
24、两个不同实力的竞争(为了恋爱和女人)两个不同势力的人对象
A:⑴神与人
⑵有妖术者与平常人
⑶得胜者与被征服者、主与奴,上司与下属
⑷上国的君王与属国的君王
⑸君王与贵族
⑹有权威者与新兴之人
⑺父人与穷人
⑻有荣誉的人与犯嫌疑的人
⑼两个差不多势均力敌的人
⑽同前,而起中一个人以前犯过奸淫
⑾一个被爱的人与一个“没有权利去爱”的人
⑿离过婚的妇人的前后两个丈夫
***以上是两个男人之间
B:⑴一个妖妇和一个平常女人
⑵得胜者与囚徒
⑶皇后与臣民
⑷皇后与奴隶
⑸女主和仆人
⑹高贵的女子和低微的女子
⑺两个差不多地位相等的人,一个纵行恣情
⑻对于高贵女子的理想或记忆,一个不如她的真的人
⑼神与人
***以上是两女之间
C:重复的竞争—(甲爱乙,乙爱丙,丙爱甲)
D:⑴神与神
⑵人与人
⑶法律上的两个妻子
***以上是东方式的
25、奸淫两个有淫行的人被欺骗的丈夫或妻子
A:⑴为了另一少妇、欺骗了情妇
⑵为了自己妻子,欺骗了情妇
⑶为了一个少女,欺骗了情妇
B:⑴为了那个他所爱但并不爱他的女仆,欺骗了妻子
⑵为了纵欲,欺骗了妻子
⑶为了已婚的少妇,欺骗了妻子
⑷意欲重婚,欺骗了妻子
⑸为了那个他所爱但并不爱他的少女,欺骗了妻子
⑹妻子为那个爱她的丈夫的少女所嫉妒
⑺妻子为一个娼妓所嫉妒
⑻一个冷淡的妻子和一个热情的情夫间的竞争
C:⑴为了一个“相投”的情人,牺牲了那“不合”的丈夫
⑵忘记了自己的丈夫(以为他是死了)去和他的情敌要好。
⑶为了一个能够同情她的情人,牺牲了他平凡的丈夫
⑷欺骗了好的丈夫,为了一个不如他的情敌
⑸同前,为了一个怪癖的情敌
⑹同前,为了一个讨厌的情敌
⑺热恋的妻子,欺骗一个好的丈夫,为了一个平凡的情人
⑻欺骗丈夫,为了一个虽不如他那样好,但更加有用的情人
D:⑴被欺骗的丈夫的复仇
⑵为了主义,打消了嫉妒的念头
⑶丈夫被那失败的情敌陷害
26、恋爱的罪恶恋爱者被恋爱者
A:⑴母恋子
⑵女恋父
⑶父对女施暴行
B:⑴少妇恋其丈夫的前妻之子
⑵少妇与前妻之子彼此爱恋
⑶一个女子同时为父与子的情夫
C:⑴为嫂或妗的恋人
⑵兄妹恋爱
D:⑴同性恋
27、发现了所爱的人的不荣誉发现者有过失者
A:⑴发现了父有可羞耻之事
⑵发现了母有可羞耻之事
⑶发现了女儿有可羞耻之事
B:⑴发现了未婚夫或妻的家庭中有不荣誉的事
⑵发现了自己的妻子在未婚前被人侮辱过
⑶发现他从前有过“失足”
⑷发现自己的妻子从前是娼妓
⑸发现了自己的情人有不荣誉的事
⑹发现自己的情妇以前本来是作娼妓的,又恢复了旧生涯了
⑺发现自己的情人是个无赖,或者情妇是个坏女人
⑻发现自己的妻子是一个坏女人
C:⑴发现了自己的儿子是一个杀人犯
D:⑴儿子是一个卖国贼
⑵儿子违反了他自己定的法律
⑶儿子是被认为有罪的
⑷立誓欲除暴君此时才知道暴君就是他
⑸发现了自己的手足是一个杀人犯
⑹发现了自己的母亲是害死父亲的人
28、恋爱被阻碍两个恋爱的人阻碍
A:⑴因为门第或地位不和而不能结为婚姻
⑵因为财富不和而不能结为婚姻
B:⑴因有仇人从中阻挠而不能成为婚姻
C:⑴因该女子先许为他室
⑵同前,并误会所爱的对象已和别人结婚
⑶为了一个能够同情她的情人,牺牲了他平凡的丈夫
D:⑴亲戚们的反对
⑵亲戚间不合
F:⑴男女间性情不合
29、爱恋一个仇敌被爱恋的仇敌
1爱他的人
A:⑴被爱者为爱人的亲族所憎恨
2恨他的人
⑵爱人为被爱者的亲族所憎恨
⑶被爱者(男)是爱她的女子伙伴的仇人
B:⑴爱人(男)是杀死被爱者父亲的人
⑵被爱者(男)是杀死她的另一爱人的父亲的人
⑶被爱者(男)是杀死她的另一爱人的兄弟的人
⑷被爱者(男)是杀死那爱她的女子的丈夫
⑸被爱者(男)是杀死那爱她的女子的原来爱人的人
⑹被爱者(男)是杀死妻子为那个爱她的女子的一个亲族的
⑺被爱者(女)是杀死爱人的父亲的人的女儿
30、野心野心者阻挡者
A:⑴野心为自己的亲族——兄弟——所阻止
⑵野心为自己的亲戚或受恩的人所阻止
⑶为自己的党羽所阻止
B:⑴反叛的野心
C:⑴野心与贪婪连续地造成罪恶
⑵枭獐似的野心
31、人与神的斗争
A:⑴和神斗争
⑵和信仰某一种神的人斗争
⑶为自己的党羽所阻止
B:⑴和神争论
⑵因为侮辱神道而受罚
⑶因为神前傲慢而受罚
⑷狂妄的和神竞争
⑸鲁莽的和神竞争
32、因错误而产生的嫉妒嫉妒者被嫉妒者
A:⑴错误因为嫉妒者的疑心而生出来
⑵错误的嫉妒,因为凑巧而生出来
⑶误以为友谊的爱是男女的爱
⑷嫉妒为恶意的造谣所引起
B:⑴嫉妒为怀恨的叛徒所引起
⑵同前,但是叛徒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⑶同前,叛徒同时为了自己的嫉妒
C:⑴夫妻间的相互嫉妒,为情敌所挑起
⑵丈夫的嫉妒,为失败的情敌所挑起
⑶丈夫的嫉妒,被一个爱他的女人所挑起
⑷妻子的嫉妒,被一个受过斥逐的情敌所挑起
⑸得意的情人的嫉妒,被那一向受欺的丈夫所挑起
33、错误的判断错误者
1受害者
A:⑴需要信托的地方,发生了错误的疑嫉
2错误原因
⑵误疑自己的情妇
⑶误会爱人的态度而生疑忌
⑷因对方冷淡而生错误的疑忌
B:⑴为救一个友人,故意使人怀疑自己
⑵打击一个冤枉无辜的人
⑶同前,但冤枉的人因曾生过邪念,而自觉有罪恶感
⑷一个目击罪恶的人,为了救一个另外的人,而听任别人责备那冤枉的人
C:⑴听任旁人责备一个敌人
⑵错误是由一个仇敌故意引起的
⑶错误是由他的兄弟故意引起的
D:⑴犯罪者嫁祸于他的仇人
⑵犯罪者早就布置好的,嫁祸于他的第二个被害的人
⑶嫁祸于一个情敌
⑷嫁祸于一个无辜的人,因为此人不肯和他共同作恶
⑸一个被遗弃的情妇,嫁祸于她从前的情人,因为她不肯去欺骗她的丈夫
⑹受了人家的故意陷害(错误的判罪之后),努力恢复地位并设法报复
34、悔恨悔恨者
1受害者
A:⑴为了一件人家所不知道的罪恶而悔恨
2罪恶
⑵为了轼父而悔恨
⑶为了谋杀而悔恨
⑷为了谋杀丈夫或妻子而悔恨
B:⑴为了恋爱的过失而悔恨
⑵为了犯了奸淫而悔恨
35、骨肉重逢寻觅者寻得的人
36、丧失所爱的人眼见者死亡者
A:⑴眼看骨肉被残而不能救助
⑵为了职务的需要,以不幸加到自己人身上
B:预见一个所爱的人的死亡
C:⑴得知了亲族或挚友的死亡
D:⑴得知所爱的人的死,因失望而发作蛮性
9 h/ a' H7 D- Z+ t# I
# U( W' B: ]% w- k$ V9 i

2 k; B5 R- d% M% k- ~" f& }/ G在电影艺术诞生100多年前的18世纪末期,意大利戏剧家卡洛·柯齐查阅了大量古代戏剧作品,得出结论:世界上的一切戏剧剧情,都可以归纳为36种模式。遗憾的是,他没有一一指出这36种剧情模式。 ; ^1 R8 ?5 _& `) I1 y4 p' _  @
20世纪初期,法国戏剧家乔治·普罗第又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他研究了1200余部古今戏剧作品,找到并列出了36种剧情模式。乔治·普罗第的36种剧情模式与卡洛·柯齐所说的36剧情模式显然有不尽相同之处,但他依然自信地认为,古今所有的戏剧剧情都不会超出这36种模式。 * V  M  ^$ P! Y( I; b
近一个世纪过去了,普罗第由戏剧作品归纳出来的36种剧情模式,依旧在西方广为流传,特别是在美国电影界,被认为是电影编剧的必读教材。在中国,早在20世纪上半叶,洪深先生就向国人翻译介绍了,并在其一系列电影剧本创作中予以实践。 2 N( _$ Y/ n. h4 l
普罗第由戏剧作品总结出来的的36种剧情模式,在今天的电影剧作创作中究竟还有没有实用性?36种剧情模式是否像某些西方专业人士吹嘘的如此神奇?它能否涵盖当代剧情电影的全部? ! L- `5 F- C& g
电影片目的选择:据说普罗第的36种剧情模式是由1200部戏剧作品研究得出,本文也有意在此精选了1916年至2002年间的120部经典电影作为研究对象。为了尽可能不带主观色彩,显示选片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文中选用了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通向电影的圣殿——北京电影学院影片分析课教材》一书列举的,1916年至1988年100部经典影片。这100部影片,是当年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10位教师从浩如烟海的电影篇目中精心挑选而出,推荐给电影学院的莘莘学子们的必读影片。为了反映世界电影的最新面貌,文中又选取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在国际、国内电影节中获奖的20部影片作为研究对象,详细探讨这120部世界经典影片对36种剧情模式的继承与突破。这120部影片中,有美国影片35部,欧洲影片49部,中国影片21部,三者相加共计105部。此外还有日本影片8部,其它国家影片7部。 ) Y9 g' M5 {5 Q/ z' {9 p
戏剧剧情模式与电影剧情模式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学者在为艺术、叙事以及情节做着分类学的研究。亚里士多德曾将戏剧分为简单悲剧、简单喜剧、复杂悲剧、复杂喜剧四种基本类型。对于将情节看作悲剧第一要素的亚里士多德来说,这无疑是人类对剧情模式的第一次分类。此后,歌德根据题材将剧情分为爱情、复仇等7种类型;席勒也试图做出自己的分类;柯齐和普罗第根据人物的情感和作品的情境分别将剧情分为36种模式;L·赫尔曼将剧情分为9大模式;罗伯特·麦基将剧情和类型概括为25种模式。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亚里士多德、歌德、席勒,还是柯齐和普罗第都是在对戏剧剧情模式作出分类,只有到了赫尔曼和麦基才开始真正对电影剧情模式进行分类,但是赫尔曼和麦基都没超越普罗第所作的分类的高度。. W  @8 q7 M1 J. ^5 ]
电影与戏剧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作为叙事艺术而言,电影和戏剧应该是最为接近的姊妹艺术。西方电影史上梅里爱的“银幕戏剧”的美学观念,中国电影史中的“影戏”传统,都表明早期的电影就是戏剧的银幕再现。所以早期电影的情节和戏剧的情节模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是随着电影艺术和戏剧艺术的发展,电影和戏剧艺术本身在情节观念上的差异就表现出来。戏剧从诞生之初就将情节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观众看戏实质是看情节,看故事。电影则不同,由于电影的元素和艺术手段众多,电影在诞生之初,并没有把情节看得如此重要,这才产生了以卢米埃尔兄弟为先驱的纪录电影。20世纪50、60年代法国“新浪潮”之后,世界电影出现了“淡化情结”的倾向,甚至出现了标榜“无情节”的现代派电影。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强调情节的“完整”性,西方古典主义时期,强调戏剧创作的“三一律”原则,这些都制约着戏剧情节的发展。直到欧洲浪漫主义的出现,才开始冲破“三一律”的陈规旧俗,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再受到限制,才使得戏剧情节有了较大的发展空间。西方十九世纪末期开始出现的现代派戏剧,以及20世纪50年代在西方盛行的荒诞派戏剧,严重动摇了自古希腊以来的戏剧情节观念。普罗第在总结36种剧情模式的时候,想必还没有感受到20世纪20年代欧洲的先锋派电影运动和先锋派戏剧运动交相呼应的盛况,所以他的36剧情模式还是由欧洲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戏剧总结出来的。应该说,普罗第的36种剧情模式,是对古典主义以及浪漫主义戏剧的剧情模式的一次很好归纳和总结。
: j6 q  n: Y4 j: ~在西方现代派戏剧和现代派电影出现之前,戏剧剧情模式和电影剧情模式差别不大。由于戏剧的悠久历史,戏剧剧情模式远比早期电影丰富,在20世纪50、60年代以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电影剧情都可以涵盖在36种剧情模式之内。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主义电影作品的出现,36种剧情模式无法再涵盖所有的电影剧情模式。就是针对戏剧本身而言,36种剧情模式也无法涵盖《等待戈多》、《青鸟》、《琼斯皇》、《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等这类戏剧作品的情节模式了。 8 Y# k. y) {6 E5 E5 S( ?. E- ^
, R0 ]" h) ~% {5 t7 Z( G* x
模式之内: 对36种剧情模式的遵循
* T# T7 T$ E" ]5 o" Y  O1 E尽管36种剧情模式是通过对20世纪初期之前的戏剧作品分析归纳得出,但通过研究发现,在本文120部影片中,有约占75%的影片完全遵循了36种剧情模式,而且每一种剧情模式都至少可以找到一部典型影片作为例证。当然,一部影片也可能包含多个剧情模式,而且拍摄年代越晚的影片越可能较多地采用多个剧情模式。为研究方便,文中一部影片仅选择最主要的情节模式。 6 d6 A% {2 n, f! ^; S% S9 g
: v, S4 ^. _# A* b
具体见下表:    - E0 _$ v7 S, Z$ P% t5 ^( n
表1 36种剧情模式 片例   
0 d, b- h! s6 Y- R模式 1、求告《淘金记》(1925)、《关山飞渡》(1939)、《星球大战》(1977) 模式 2、援救《党同伐异》之“母与法”(1916)   
& G6 i, x' Y: o" e3 J; t& y模式 3、复仇《伊万的童年》(1962)   
' |7 a, g, [. A! x, ?模式 4、骨肉间的报复《狮子王》(1994)    & ^" C- y. x% U
模式 5、逋逃《筋疲力尽》(1959)、《邦尼和克莱德》(1967)、《天生杀手》(1994)    7 E1 q9 M/ S% p8 N6 H" ?! N. Q+ p1 n
模式 6、灾祸《鸟》(1963)、《幼儿园》(1983)《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1983)    ) T  X1 R" S4 `: k; q
模式 7、不幸《西鹤一代女》(1952)、《活下去》(1952)、《雁南飞》(1957)、《早春二月》 (1963)、《稻草人》(1983)、《末代皇帝》(1987)、《芙蓉镇》 (1987)、《活着》(1994)、《钢琴师》(2002)   
" x) X* k- d1 E模式 8、革命《战舰波将金号》(1925)、《母亲》(1926)、《农奴》(1963)、《黄土地》(1984)    + e7 m: l& D3 y8 r# V
模式 9、壮举《阿拉伯的劳伦斯》(1962)、《巴顿将军》(1970)、《出租车司机》(1976)、《红高粱》(1987)    8 c1 ?) _: k5 W3 g; x
模式10、绑劫《完美世界》(1993)   
/ N" d. l' _' V1 {4 n2 L$ J模式11、释迷《公民凯恩》(1941)、《后窗》(1954)、《放大》(1967)、《对话》(1974)、《现代启示录》(1979)、《鸟人》(1984)、《谁陷害了兔子罗杰》(1988)    & E) q( z. B$ T$ H
模式12、取求《林家铺子》(1959)、《去年在马里安巴德》(1961)、《星探》(1995)   
# t! R/ i# o8 m6 h: _5 m* J/ O模式13、骨肉间的仇视《呼喊与细雨》(1972)、《乱》(1985)、《野战排》(1986)    , E5 I4 Q7 A! h
模式14、骨肉间的争竞《高跟鞋》(1991)   
! e; ^$ ]. B* y模式15、奸杀《天国车站》(1984)   
# P" @* ]& M9 z" ?模式16、疯狂《幻觉》(1979)   
  r( k8 @, t2 ]; Z. x- L7 f  o模式17、鲁莽《飞越疯人院》(1975)    . ^) F1 P+ P& z* g
模式18、无意中恋爱的罪恶《小城之春》(1948)、《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1979)   
0 V  P) L5 q! V" b3 r4 G模式19、无意中伤残骨肉《楢山节考》(1983)   
8 b0 t, y% j  {1 V模式21、为了骨肉而牺牲自己《神女》(1934)、《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 《克莱默夫妇》(1979)、《楢山节考》(1983)   
. @, @' L0 H4 R模式22、为了****的冲动而不顾一切《魂断威尼斯》(1971)、《卡门》(1983)、《危险的交往》(1988)      V$ U2 _1 i1 S6 ^$ w! F0 w
模式23、必须牺牲所爱的人《要热爱人》(1973)      W! j" X8 n  V" b$ V. p8 d5 Z
模式24、两个不同势力的争竞(为了恋爱)《野山》(1985)    2 Q: Y- g0 _0 u6 L: P
模式25、奸淫《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1979)    4 U4 r2 s& g8 c1 x. ^8 D
模式26、恋爱的罪恶《月亮》(1979)、《蜘蛛女之吻》(1985)、《霸王别姬》(1993)    / a5 H7 [0 ]" [! _' ]+ M. i) e  [
模式27、发现了所爱的人的不荣誉《远山的呼唤》(1980)    - }6 ^; C  v9 k5 D$ N7 B
模式28、恋爱被阻碍《瑞典女王》(1933)、《马路天使》(1937)、《音乐之声》(1965)、《毕业生》(1967)、《花边女工》(1976)、《愿望树》(1976)、《奇怪的女人》(1978)、《莫斯科不相信眼泪》(1980)、《法国中尉的女人》(1981)   
% D. X/ k$ D* `: N" F9 N( h模式29、爱恋一个仇敌《罗密欧与朱丽叶》(1996)    3 y/ H4 D. O! U( ]
模式30、野心《美国往事》(1984)    : U$ V5 g4 r6 ~( _" V) x+ S& a
模式31、人和神的斗争《裸岛》(1960)、《罗丝玛丽的婴儿》(1968)    ) K0 g+ i3 \- R( c  n
模式32、因为错误而生的嫉妒《似水流年》(1985)   
9 W: X; |+ v5 M! C+ X模式33、错误的判断《黑炮事件》(1985)    . B4 J: Z  `  K9 t/ T
模式34、悔恨《德克萨斯州的巴黎》(1984)   
; A( }/ ?9 I2 q8 P1 ~) i4 S% l. F模式35、骨肉重逢《金色池塘》(1981)    6 ~$ L( f% q# Z2 q; Z% ~
模式36、丧失所爱的人《城南旧事》(1982)、《走出非洲》(1985)    0 Z5 {8 c8 e: o

" x) x+ k; b( K: [! y) v$ g! }) [  Z以上影片在剧作上完全符合36种剧情模式。上述这些优秀影片虽然符合36种剧情模式,但并不是根据36种剧情模式创作出来的。原因很简单,36种剧情模式是根据戏剧作品总结得出的艺术规律。艺术规律可以指导艺术实践,但是按照艺术规律生产出来却不是艺术,只能是商品。戏剧作家既然不能根据它创作出不朽的戏剧作品,电影编剧又怎能根据它创作出优秀的电影作品?有一时期,好莱坞的电影工厂曾完全照搬36种剧情模式进行生产,并未产生什么名篇佳作。这也就是36种剧情模式曾在美国以外的欧洲和东方受到质疑的原因。日本剧作家鬼头麟兵这样评价36种剧情模式:“这种情境是公式不能套用,必须由内容本身产生出新的情境。它实际上的参考价值还值得怀疑。实际作品并非只是单独一个局势而是由其中几种适当地组织在一个戏里的。”   O6 O0 A: C* [% Y: R

! H6 h; [7 A. J" W4 o# K" [36种剧情模式对电影剧作的贡献,集中体现在美国电影,或者说是美国类型电影中。尽管鬼头麟兵怀疑36种剧情模式的参考价值,但在20世纪30、40年代,它的确对好莱坞的“黄金时代”做出过巨大贡献。当时的美国是类型电影的天下,共计拍摄了近7000部影片,分为喜剧片、西部片、强盗片、音乐歌舞片等几大类型,这些类型电影大都是在36种剧情模式指导下生产的,而且都在36情节模式之内。 $ w2 S8 r# ~0 D& s1 A  Y2 J) `
在电影艺术高度发展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电影剧作家L·赫尔曼结合美国电影,将36种剧情模式概括为9大剧情模式,即1、爱情;2、飞黄腾达;3、灰姑娘式;4、三角恋爱;5、归来;6、复仇;7、转变;8、牺牲;9、家庭。赫尔曼认为自己的9种剧情模式同样可以“包罗人类的全部感情和戏剧动作”。他的剧情模式分类针对美国电影,大大简化了36种剧情模式,并增添了“转变”、“归来”等模式,遗憾的是他和普罗第同样存在着分类标准混乱的毛病。郝建先生认为:“模型之为模型是因为它具有很强的衍生力,给一个模型添枝加叶就可以得到千变万化的故事。”卡普拉的《一夜风流》(1934)被认为是美国30年代喜剧片的代表作。它与一年之前的《瑞典女王》采用了同样的剧情模式,就是赫尔曼9大剧情模式之一——“灰姑娘”模式,也是乔治·普罗第36种剧情模式中的第28模式——“恋爱被阻碍”,具体说是细目A“因门第或财富不同而不能结为婚姻。”“灰姑娘”的故事或者说模式最早出自格林童话,但是《瑞典女王》和《一夜风流》确立了一种电影剧情模式,它的剧情模式已成为30年代上百部爱情喜剧片的模板。在随后的《窈窕淑女》、《音乐之声》、《罗马假日》,甚至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漂亮女人》、《曼哈顿的灰姑娘》等一系列美国电影中被一再重复讲述,而且每次都赚得票房。这既显示了剧情模式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衍生能力,也表明了观众的情感需求是剧情模式的强大动力和潜在商业市场。剧情模式强大的衍生能力和观众基础,使得许多剧情模式千百年来在观众中久映不衰。当观众喜欢某类剧情模式的电影后,他们就有了持续观看这类剧情电影的情感需要,这既可以解释中国的京剧观众可以无数次观看同一部《霸王别姬》,也可以解释《小鬼当家》、《蜘蛛侠》、《指环王》、《哈里·波特》这类影片票房火爆且能够大拍续集的原因。
! R; R. W/ g6 V6 }
1 M! e! p$ N7 U模式边缘: * v# C8 S7 F; x
对36种剧情模式的演变在本文研究的120影片中,还有约占13%的影片虽然看似与36种剧情模式无关,但实际是36种剧情模式的演变。
3 ]+ }( w# M# ~8 F' d$ `- u: ]8 x0 W8 _$ t' j2 ]
具体见下表:
$ ~# H4 `5 c5 f5 k) d% E表2 片例 模式细目及演变 0 l' b0 D% c2 U* R' ^
《罗生门》(1950)模式15、奸杀“情人杀害丈夫,或为了情人杀害丈夫”的演变。 ' d: ^1 a3 \  D% @6 ]& C
《野草莓》(1957)模式34、悔恨“为了一件人家所不知的罪恶而忏悔”的演变。
/ [) v, |7 T4 `& J1 w1 w5 q+ ~《四百下》(1959)模式1、求告“行为不端,被自己人斥逐而祈求别人的慈悲”的演变。 / B+ N# m8 h. j! t+ i# e
《广岛之恋》(1959)模式26、恋爱的罪恶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 : e0 n; k. q. A2 K. T- i/ S
《铁皮鼓》(1979)模式22、为了****的冲突而不顾一切“热欲毁灭了富贵、荣誉、若干人的性命”的演变。 ' r* {7 k/ p' B5 @; u# Q
《两个人的车站》(1982)模式28、恋爱被阻碍“恋爱被阻碍”的演变。 《阿基米德后宫的茶》(1985)模式7、不幸“失去了唯一的希望”的演变。 《盗马贼》(1986)模式21、为了骨肉而牺牲自己“为了父母或一个所爱的人的生命而牺牲自己的生命与荣誉”的演变。 9 L: X! r$ P! B# V! @( b) @
《小信差》(1986)模式24、两个不同势力的争竞“有权威者与新兴之人”的演变。 * Z7 V9 {& o  Q: N% J% `" n5 g
《被遗忘的长笛曲》(1987)模式28、恋爱被阻碍“因为门第或地位不同而不能结为婚姻”演变。 6 ~. ^* |! m+ U6 @0 P% ^
《爱情万岁》(1994)模式7、不幸“失去了唯一的希望”的演变。
, x' K( ]/ H+ G1 D7 r6 U《离开拉斯维加斯》(1995)模式26、恋爱的罪恶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
5 D% O, Z" h' \6 T: z! q《地下》(1995)模式14、骨肉间的争竞“朋友间的争竞”的演变。 & ^3 T: q4 [4 D
《樱桃的滋味》(1997)模式7、不幸“失去了唯一的希望”的演变。 9 X3 f. }$ x/ x" J3 R- L
《罗拉快跑》(1998)模式2、救援三种不同的“最后一分钟营救”过程和结果拼接为一部电影。 7 Z/ o0 b3 a; N  _8 I) u

+ n- J4 ~1 q- d4 j0 @% T研究发现,在上述15部处在模式边缘的影片中,只有2部美国影片,4部亚洲影片,其余全部是欧洲影片。可以看出欧洲电影一直在试图走一条剧情模式之外的道路,这也是欧洲电影一直追求与美国电影不同的个性品格的表现。虽然剧情模式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观众在喜爱某类模式的同时由期待着它的突破,是他们在变与不变之间得到最大限度的审美愉悦。即便是美国类型电影,即便是“灰姑娘”的模式,美国电影也能在《音乐之声》、《罗马假日》和《漂亮女人》中自由变换,由“灰姑娘”的故事演变为“灰小子”的故事,再回到“灰姑娘”的故事。同是情节模式26、“恋爱的罪恶”,美国小制作独立影片《离开拉斯维加斯》与《月亮》、《霸王别姬》有所不同。它将“母恋子”、“女恋父”、“男爱男”的剧情模式变化为两颗绝望的心的相爱和毁灭。这正如郝建先生指出的:“千篇一律的故事未免乏味,由此涉及到另一方面——一个故事模型不仅具有衍生力,而且具备自身突破的可能。模式突破使故事有了新意,也使模式本身得以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具有附加价值和赢得观众。” 7 e* k1 X0 w3 w5 p- Z% E( h" }
那么,究竟什么剧情模式是电影艺术家喜爱,同时又能赢得观众的呢?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有六种剧情模式的影片最多。 * E' i/ `/ i4 |, j* w$ P5 c" |. J

8 D. c, S9 c* V0 [- h4 V见表如下:
  p) {* r1 b( J1 l表3 剧情模式 部数
5 x2 W  @# q' \' N- c8 E: G9 w模式7、不幸 12
* x0 K/ `% K  t9 [! B模式11、释迷 7
/ b  ?8 l. o7 |5 x模式20、为了主义而牺牲自己 11
2 T$ G( f4 h  r% G2 C模式21、为了骨肉而牺牲自己 5
6 c- F# ?5 {) E: [" }5 F3 v- \模式26、恋爱的罪恶 5 + T: {! U' E$ Y6 \& @* E1 b) V# R
模式28、恋爱被阻碍 11
) O6 t6 m3 z! _8 k& t" K3 ?
' T4 s7 N, J0 l2 \1 k' J" L# m上述六种模式影片共计51部,占所分析的120影片的40%还多。为什么这六种模式的电影数量最多?难道仅仅是巧合?今天看来,虽然赫尔曼的9大剧情模式与乔治·普罗第的36种剧情模式一样,都有不够完备的地方,但是赫尔曼的确指出了电影剧情中最常见的几类剧情模式。例如“牺牲”模式,本文研究的影片中共有16部是牺牲模式的;又如“爱情”模式,本文研究的120部影片中的“爱情”模式影片远远超过表3中模式26与模式28相加的16部。此外,还有“不幸”、“复仇”等模式也是较为常见的剧情模式。当然,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会有不同偏爱的剧情模式。美国30年代的“经典好莱坞”与60年代的“新好莱坞”的剧情模式就大不相同;当代美国“好莱坞”与当代印度“宝莱坞”的剧情模式就不可能相同。
6 l& S9 p+ E1 f- m9 A" F( B
: {0 k( d& \; J4 t3 E/ t1 Y: w4 Z模式之外:
- E4 D, j$ q2 |% u+ V$ m对36种剧情模式的突破在本文研究的120影片中,尽管有高达88%影片在乔治?普罗第的36种剧情模式之内或模式边缘,但还是有约占12%的影片完全突破的乔治?普罗第的36种剧情模式。 6 \' S# ?) P" J7 O+ ~
, r& y9 i  J8 ~% v2 e: N& l( |
具体列表如下:
5 ]$ t+ U7 [1 W  e" I0 o! t表4 片例 分析
* A5 T1 u4 A$ F# U《八部半》(1963)片中片的结构方式,梦境与现实杂乱无章的组合。
. ^* v% H( w7 e  \. e6 R: D2 n《红色沙漠》(1964)淡化情节的纯视觉叙事,色彩成为叙事的第一要素。 《安德烈·鲁勃廖夫》(1966)双重视点的叙事方式,主人公既是事件的参与者,又是事件的目击者。纪实、象征、隐喻融入叙事。
) l9 \6 s* z3 U《穿越欧洲的特快列车》(1966)戏中戏的套层结构方式,在叙事和故事两个层面之间自由往返。 + D& r, e$ @* Q, H( V8 B% J
《资产阶级审慎的魅力》(1972)梦幻、想象、象征、隐喻构成影片叙事的主体。 9 [8 N9 ~- ^- f8 e8 ^, N
《名誉》(1980)群像人物,散点式的叙事方式。 ! o) L: u. }* |4 J+ ^: ^
《风柜来的人》(1983)平淡无奇的故事讲述平淡无奇的人物。 $ Q* L$ b. Y& h, S6 N( a0 M
《人生交叉点》(1993)
( k5 g1 v0 c1 r1 E2 B! Z3 y5 I(又名《捷径》)完全放弃完整的情节线索,平行穿插结构七、八组彼此不相关人物的日常生活片断。
, @4 E$ l% u5 k: D4 R《低俗小说》(1994)三个互相交叉又各自独立的故事构成影片的叙事段落。无中心情节线,影片的结尾回到影片的开头。 5 a7 g9 k! X' ]) M( j; b  c
《暴雨将至》(1994)看似古典的三段式结构,却无视常规的时空顺序,影片的开头即是结尾。时空看似环形,却无法缝合。叙事无时间先后顺序,却有因果必然联系。
% w  R7 e# P9 z《烟》(1994)看似毫不相干的普通人的生活,构筑成一幅奇特的人生画卷。 《重庆森林》(1994)两个毫不相关的男人,三个毫不相干的女人,四段新奇的爱情故事
. O0 {1 ]0 s/ i/ q/ K《三轮车夫》(1995)混合了东、西方的电影表现元素,用极端化的情景和风格化的视听语言随意讲述一个非理性的故事。
3 v- c: F& z0 O0 C# I2 I6 q3 p8 [, g6 I- q
戏剧可以表现梦境,但无法表现主人公意识的流动,而电影是可以的。所以当普罗第在20世纪初期总结出36种剧情模式的时候,恐怕没有想到费里尼会在1963年拍出一部表现主人公梦境和意识流动的现代影片。随后的1964年,安东尼奥尼拍出了一部记录现代人在后工业文明的现代都市里游荡的“色彩电影”。这让普罗第的36种剧情模式全然摸不到头绪。此后是塔尔科夫斯基的《安德烈·鲁勃廖夫》(1966)、罗勃·格里耶的《穿越欧洲的特快列车》(1966)、布努埃尔的《资产阶级审慎的魅力》(1972),这三位电影大师似乎都不约而同地做了一次突破剧情模式和常规叙事的尝试。在此之前,无论是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1941),还是黑泽明的《罗生门》(1950)、伯格曼的《野草莓》(1957)、特吕弗的《四百下》(1959)、阿伦·雷乃的《广岛之恋》(1959),乃至是罗勃·格里耶的惊世之作《去年在马里安巴德》(1961),都无一例外的在常规叙事的36种剧情模式之内。如果不把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先锋派实验电影,如《贝壳与僧侣》、《一条安达鲁狗》等计算在剧情电影之内,《八部半》、《红色沙漠》等可以说是较早出现的突破36种剧情模式的影片。1980年艾伦·帕克拍出了一部低成本小制作影片《名誉》,这也是一部超越了36种剧情模式的影片。影片用散点叙事的方式讲述了几位艺术学院大学生的成长经历,却无剧情模式可以遵循。1983年中国台湾导演侯孝贤拍摄了《风柜来的人》,这同样是用散点叙事讲述几位海岛青少年在台湾大都市成长经历的影片,同样不在36种剧情模式之列。 - c8 W- x& Z$ i  g& w% n- u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段落式的剧作情节结构突然成为一种时尚。1993年美国影片《人生交叉点》(又名《捷径》)获得第50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该片编导完全放弃了传统的完整情节线索,采用生活化的散文手法,平行穿插叙述了七、八组彼此不相关的人物日常生活事件,但所有的矛盾冲突都因一场意外发生的大地震而结束。更为巧合的是1994年,两部段落式结构的影片双双夺得戛纳和威尼斯电影节的最佳影片奖,它们分别是影片《低俗小说》和《暴雨将至》。同年,华裔导演王颖的段落式结构影片《烟》则获得了45届柏林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段落式影片频频在国际电影节上摘金夺银,完全突破了36种剧情模式,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情节叙事模式。 $ O& x3 ?" f, m5 l+ O  l. n# R# j
随着对36种剧情模式的深入研究,我们也看到了36种剧情模式在分类上,还存在着诸如分类标准混乱、模式之间重复和交叉等缺陷,但是也应该看到,研究它仍然具有现实意义。36种剧情模式是类型电影的产物,只要类型电影不消亡,它就有存在的价值和研究的意义。它为电影学者研究这些优秀影片的情节、叙事、类型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电影创作者提供了一个发展和创新的可能。研究36剧情模式不是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了解、熟悉、掌握36种剧情模式,最终突破这些模式。 7 _: f& r+ P1 i- Q
# x" a0 v. H1 J3 L: O6 q+ B( a
附:三十六种情节模式 : s( V$ ]; ]& f* g4 G# M
1. Supplication 求告 * y. P" q2 A& {1 E
2. Deliverance 援救 / X7 b" q- y) a& M2 Q  W8 x
3. Crime Pursued by Vengeance 因复仇导致的罪 ' c: X" e# o1 F5 N2 U4 ^$ F
4. Vengeance Taken for Kindred Upon Kindred 血亲间的复仇 ' B. t. \% T- _1 I9 S
5. Pursuit 逃亡 9 j! _3 t3 Z5 X; F4 w  J& x+ g  F% k
6 Disaster灾祸   R. {# ^+ p; [/ }' E
7. Falling Prey to Cruelty or Misfortune 遭受厄运或不幸
6 f* Z5 v+ I4 ], O" t+ T2 N8. Revolt 反抗
! P" _8 `& C. i( o9. Daring Enterprise 冒险行为(壮举)
# Z7 y( d% G8 z! a( C10. Abduction诱拐
# l5 W+ N  v6 E4 }11. The Enigma 破解谜团
2 E6 \, {" y" Y3 M. w3 @! m; a12. Obtaining 谋求
% D. A) v* b& X# ~13. Enmity of Kinsmen 亲族间的仇恨
) D; P2 U6 y, }8 {; G+ u* u5 X14. Rivalry of Kinsmen 亲族间的抗争   I! _9 M# [6 s$ x( S5 g
15. Murderous Adultery 奸杀
- d- T/ p# z! K2 ]2 e: B- Z16. Madness 疯狂
. e6 r4 G, h+ F- `. v17. Fatal Imprudence 致命的疏忽 ) ]  k  r, M. w; {. R  `8 Y
18. Involuntary Crimes of Love 无意中因爱意犯下的罪恶 $ A; c" m0 G7 S3 B- ]! g1 u
19. Slaying of Kinsman Unrecognised 无意中伤害骨肉 ( @, Z0 x" d0 Y9 D, e# T
20. Self-Sacrifice for an Ideal 为了理想牺牲自我 6 d# Y6 k, f7 H8 I1 b# t
21. Self-Sacrifice for Kindred 为血亲牺牲自我 % \4 n- ~/ ], I8 A+ M8 `6 `1 T
22. All Sacrificed for Passion 为激情牺牲一切
6 E. k! ~5 a9 W8 f( j. {- q( \23. Necessity of Sacrificing Loved Ones 必须牺牲所爱之人 ) Z. e% s0 w7 W& W' B
24. Rivalry of Superior and Inferior 实力不对等的竞争
* Q; S! s4 E8 X0 d' T& Z5 _4 c* v1 E25. Adultery 通奸
% L+ ~' s: k' v26. Crimes of Love 因爱犯下的罪恶 , [6 J7 n5 t6 o, [. c; @/ b: @
27. Discovery of the Dishonour of a Loved One 发现爱人有不名誉的事 - |: `" g1 v& h, F, u. e; v
28. Obstacles to Love 恋爱的阻碍
/ R3 E2 `# Q& _/ p& W29. An Enemy Loved 爱上了仇人
/ i7 }( C2 Z- ?4 W3 a' D# m2 c6 V30. Ambition 野心 * |0 |/ T9 d" }% ^! ]# P
31. Conflict With a God 与神抗争
& |  {  e3 O7 W  k$ h+ J) ^32. Mistaken Jealousy 不应有的(因误导产生的)嫉妒 " o% g5 Y; {; i
33. Erroneous Judgement 错误的判断 7 R  Q7 Y" [: N8 ~, d6 c+ f
34. Remorse 悔恨 # H! o( @5 e, f& o' k
35. Recovery of a Lost One 重逢 (失而复得) - U8 F9 X4 H5 ~. L/ [" H. o* z
36. Loss of Loved Ones 失去爱人
  `; p! R; y0 E% R7 m% _8 v* V
( Q) A1 r9 q0 N* w5 s) e2 P
5 R' i0 k+ r) E8 c8 ?5 |4 f5 L
4 I% G. o1 ?0 r9 w) m7 N
完整模式格式, w6 A5 |8 L# e4 |* P8 ]: r

1 I; s. O# @  ]$ _+ r7 p, N# O8 y" E! f( S: {& q  |
! s: B4 R% h; g4 w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后期资源网,打造没有广告、免除隐藏回复的全开放式影视技术交流平台。 你的所求就是我们服务的宗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后期资源网

GMT+8, 2024-6-17 03:26 , Processed in 0.12308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