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资源网|非编软件网|杉宫竹苑|非编插件|高清视频素材|音频素材|非编软件汉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后期非编系统发布及其详细简介后期非编系统VIP专享下载区影视后期非编模版免费下载区网站注册及其办理VIP业务说明
查看: 628|回复: 0

戏剧基础知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8 18: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写实的话剧艺术
% {3 ]2 a+ v' d8 v; \+ g& k% X
: e# ?$ h- a% z/ b* n/ {5 c话剧在欧美各国称为戏剧.它是以说话和动作为主要表演手段的戏剧,所以中国称之为"话剧".同虚拟的,写意的中国戏曲相比较,话剧是写实的戏剧艺术品种,它要求以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生活,让观众"从钥匙孔里看生活",通过第四堵墙创造舞台幻觉,以逼真的舞台画面感染观众.它的表演,舞台布景,服装,道具等,都注重细节的真实.在表演上,话剧对台词十分注重.在戏剧文学方面,它十分强调戏剧冲突,戏剧情境以及造成戏剧性的各种方式.话剧发源于古希腊悲喜剧,经过漫长的欧洲中世纪后,在文艺复兴运动中蓬勃发展,以英国莎士比亚的话剧最为著名.后来,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称誉一时.之后,在启蒙运动过程中,话剧在欧洲大地再展英姿,直到"第七艺术"——电影成熟之前,话剧一直是欧洲舞台艺术的劲旅,并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等国家发展起来.
0 n/ F& k5 j% w0 ]% G$ {& }' z+ }话剧在本世纪初传入中国,1907年,在日本新派剧的影响下,留日学生李叔同,曾孝谷,欧阳予倩等人,组织了中国人的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演出了根据美国小说改编的《黑奴吁天录》等话剧.春柳社的成立及其演出,标志着中国话剧的诞生."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欧洲戏剧被广泛介绍到中国来.话剧这个舶来品,受到文化人士和各界的重视,这时最活跃,最有造旨的话剧艺术家是洪深先生.洪深早年留学美国,专攻戏剧.他回国后,大力开展话剧活动.经他倡导,1924年成功地演出了根据英国唯美主义小说家王尔德的作品改编5 F2 P/ _# T/ p6 y( [/ K
的《少奶奶的扇子》." J4 u4 }5 s- F" Y. s
中国现代话剧强调时代性和人民性,战斗性和严肃性,反对商业化,庸俗化倾向.郭沫若的历史剧《卓文君》,田汉的现代剧《名优之死》,大大提高了话剧的思想艺术水平,奠定了中国戏剧的现实主义基础.30年代,现代话剧蓬勃发展,继夏衍的《上海屋檐下》脱颖而出后,中国现代著名话剧作家曹禺先生的不朽之作《雷雨》《日出》《北京人》等相继问世,掀开了现代话剧崭新的一页,谱写了中国戏剧史上的光辉篇章.抗日战争时期,现代话剧十分活跃.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等名噪一时,而群众性话剧活动更是红红火火,短小精悍的话剧,街头剧和独幕剧,遍及广大城乡.其中独幕剧《放下你的鞭子》影响最大.这些群众性话剧配合抗日战争,做出了积极贡献.8 [% @+ {% s2 X3 \

, O  N( D7 x$ |9 S抒情的歌剧; ?# d1 ~- e% `& Y
% V3 e0 [5 W/ x- T/ d# _
歌剧是综合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而以歌唱为主的戏剧.其中音乐是歌剧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歌剧中的音乐布局,因时代,民族,体裁样式,创作方法不同而各有不同.欧洲19世纪以来的歌剧一般由序曲,咏叹调,宣叙调或叙咏调,合唱及重唱等体裁构成.
2 Z! r0 X  D8 u: y序曲是由管弦乐队于歌剧开幕前演奏的器乐段落.它的音乐概括全部歌剧的内容,呈现歌剧的中心主题,使听众从音乐中感受歌剧内容的梗概.
0 ~% a, b  v+ G0 ?  J6 N( U+ N咏叹调是歌剧主要角色以声乐方式展示的独白,也是歌剧音乐中最重要的部分.它主要用来表现歌剧中主要人物的内心活动,性格特征,具有完整的结构形式和层次感.0 F3 W" `" C: s+ q* Z4 v1 T
宣叙调是用来代替戏剧对白的歌唱形式,也称朗诵调,节奏自由,曲调接近于朗诵.' |. G- @" p% h5 v* q& c
叙咏调是介乎于咏叹调和宣叙调之间的一种歌唱形式.经常出现于咏叹调之后., n9 d2 s! Z% _3 d# G
合唱常用于歌剧中的群众场面,表现群众的思想感情,起到烘托气氛,宣染环境的作用.
9 M9 K; d8 M8 r1 L重唱是适于表现叙事或强烈矛盾冲突的声乐形式.例如可以表现各个角色在同一场合中的不同性格,情绪以及互相之间的对白等.! V" @# P6 Y8 B. T$ F; _
6 p6 r# X/ k$ G. @
优美的舞剧0 l% _3 T7 M% P1 Z' t3 @, f
$ K" b8 E& b- H4 |, R
舞剧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它是融合了音乐,文学,美术以及哑剧等艺术,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表现特定的人物和一定的戏剧情节.舞剧中的舞蹈一般以古典舞或民族舞为基础,但有时也用到现代舞,宫廷舞以及社交舞等形式.
0 }7 B+ L2 S* A2 Q0 x在欧洲,将古典舞剧统称为"芭蕾".它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形成于16世纪的法国.中国的舞剧则是在近50年才开始发展起来的,但它已经初步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发展规模.观众现在既可看到中国舞蹈艺术家排演的古典芭蕾名剧《天鹅湖》《吉赛尔》;也可以看到民族风格浓郁的古典舞剧《宝莲灯》《小刀会》《丝路花雨》;既可以看到现代题材的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还可以看到展示少数民族风情的《卓瓦桑姆》等.中国舞剧的发展为人们展示了绚丽多彩的历史和现实的画面.1 ?2 r. Y. g$ c3 G9 B# ~' ~& ^
中国著名戏剧家' ?/ W+ J2 w* f! x) B
汤显祖
1 R+ w/ t2 F1 c% p. m& m汤显祖(1549~1615年),明朝著名戏曲作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老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住所名玉茗堂.他青年时便才华出众,刚正不阿,拒绝官府对他的拉拢.万历十一年(1585年)考中进士.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万历十八年(1590年),因上书《论辅臣科臣疏》弹劾大学士申时行,被降职.后来又因不附权贵而被罢官.他在戏曲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紫箫记》《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作品对封建礼教和当时的黑暗统治进行了暴露和抨击.明清两代有的戏剧作家摹拟他的文词风格被称为"玉茗堂派"或"临川派".汤显祖在我国戏剧史和世界戏剧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因他与莎士比亚同时所以有"中国的莎翁"之称.
) q7 }3 K  V5 g5 `1 [- X# n
( F% U) }0 A/ H% J0 @5 o( {关汉卿4 k* C, e( W. {3 ~
5 d/ `3 Q! a" H1 B, E! c+ Q
关汉卿(~1279年)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他早年身世不详.流传至今的各种杂剧60余种,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望江亭》《单刀会》,所作散曲十余套.他的戏曲作品暴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腐败,表现了古代人民的生活,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塑造了窦娥,赵盼儿,王瑞兰等妇女形象.人物性格鲜明,结构完整,情节生动,曲词精练,是我国元代最有成就的戏曲家.) Q% K" y: B( `. ~0 l
$ h( Q- i5 U/ S3 d) x4 P2 X) w
京剧界的"四大名旦"
5 B( m0 @$ @- W7 g& c
% p- @4 s. i( N( h' i- n% B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他们是京剧界颇有影响的著名演员,主要都是饰演旦角或青衣,所以号称"四大名旦".梅兰芳(1894~1961年)名澜,字婉华,生于北京京剧世家,8岁学戏,演青衣,兼演刀马旦.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各方面都有所创新.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代表作《宇宙锋》《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洛神》《游园惊梦》《抗金兵》等.解放后任: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 P0 H! ?/ b; C* ]3 e4 M; E% Y
荀慧生(1888~1968年)艺名白牡丹,河北东光人,幼年学艺,十几岁改演京剧,演花旦,刀马旦.功底深厚,并吸收了梆子的唱法等,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对京剧艺术有所创新,世称"荀派".擅演天真,活泼,温柔的妇女角色.《金玉奴》《红楼二尤》《钗头凤》《荀灌娘》都是他的代表作品.& G5 z! A, B) v4 `1 o
- B7 E% L+ k8 j6 @
程砚秋(1904~1958年)原名艳秋,字玉霜,满族,北京人,幼年家贫,学京剧,演青衣,经过长期舞台实践,结合自己嗓音特点,创作出幽咽宛转的唱腔,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程派".他塑造了旧社会遭遇悲惨的妇女形象,如《青霜剑》《荒山泪》《金锁记》《窦娥冤》等.
9 E" r* a  B& j: n
8 X" m  Q8 ^( W1 c尚小云(1899~1976)名德泉,字绮霞,河北人,幼年学艺,初习武生,后改老生,再改青衣,兼演刀马旦.功底深厚,嗓音宽亮,以刚劲见长,世! Y2 S1 J1 H  E- i6 G# j, r
称"尚派".代表剧目有:《二进宫》《祭塔》《昭君出塞》《梁红玉》等.
5 z( y* x5 P3 ]8 Q4 S
+ T7 p' Q9 U1 r+ J* u8 S严凤英
$ t) @6 M0 _" \7 G0 i; t- T. t& k( k1 x  @2 i2 t6 h" K$ @
严凤英(1931~1968年)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安徽桐城人.自幼出身贫苦,15岁学艺,演旦角,在多年的舞台实践中,不断吸取昆剧,京剧,话剧的表演艺术,使黄梅戏的表演和音乐有了丰富和发展.她唱腔明朗流畅,音乐优美,吐字清楚,独具一格,代表剧目有《打猪草》《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文革中惨遭迫害致死.6 z$ u( D2 t6 B  O# {% e8 h% Z. Z
& Z' h( n" S$ E8 I
外国著名戏剧家
7 v0 `$ o0 b9 j7 _  ]' H8 ?
( V+ B8 Y/ i3 p3 ^& |3 ~埃斯库罗斯,欧里庇得斯,索福克勒斯9 x/ K* @/ S9 o2 s8 U$ a

9 X0 v' G( }% [0 H' W- T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欧里庇得斯,索福克勒斯埃斯库罗斯(公元前525~前456年)是希腊"悲剧之父".他出身贵族,少年时经历过雅典君主希庇阿斯的暴政,青年时期亲自参加过反对波斯侵略的马拉松和萨拉米战役.他拥护民主制度,赞美爱的精神.据说他写过90个剧本,但流传到今的只有7部完整的悲剧,大都取材于神话故事.其中最杰出的作品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它描写普罗米修斯被钉在悬崖上被天帝宙斯惩罚受苦刑的情景,演染出浓重的悲剧气氛.作品歌颂了普罗米修斯为人类不惜牺牲一切的崇高精神,肯定了雅典奴隶主民主派反对专制统治的正义性,同时无情地揭露了宙斯的残暴和专横./ F+ t- Y4 t. U: \9 e
欧里庇得斯(公元前485~前406年)一生写了92部作品,流传到今的仅有18部.他的创作题材广泛,有新意,尤其对妇女问题较为关心.现存的18部剧作中竟有12部是以妇女问题为题材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狄亚》.它描写了传说中的一个令人敬爱的英雄,在美狄亚的帮助下,克服重重困难取回金羊毛,并娶美狄亚为妻.《美狄亚》一剧的重点是伊阿宋回国后由勇敢的英雄变成了卑劣的小人,美狄亚由一个多情的少女发展成一位敢于反叛的妇女.原来歌颂英雄的故事,变成了谴责社会罪恶,控诉不平等现象,赞美反叛精神的悲剧.. F# |  e1 O; w% l+ W
欧里庇得斯的作品强化了悲剧的批判倾向.体现了比前人更进一步的民主思想,他的悲剧由重点写神变为重点写人,表现了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并真实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6 s) C4 n/ F7 \索福克勒斯(公元前496~前406年)的作品是希腊悲剧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是雅典民主制由盛而衰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他的剧作据说有120' v8 K- {, a* Q  U. r; X
余部,但至今仅存7部.《俄底浦斯王》是他的代表作品.
; E/ o0 {! z* F4 Z, P在艺术上索福克勒斯的悲剧结构较复杂,布局非常巧妙,被史学家誉为
: A2 _2 w# d; S$ |2 Y( `$ C"戏剧艺术的荷马".  k3 \% _5 j( |+ s6 B% E
6 R4 V" G* `2 f# ]
古希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 ]+ C9 a8 |1 [8 |

1 E) \# \# T# q阿里斯托芬(公元前446~385年),据说他一生共写了44部剧作.他的喜剧作品题材广泛,对战争与和平较关心,有反战喜剧中最著名的作品《阿卡奈人》.《鸟》是阿里斯托芬唯一的一部以神话为题材的喜剧,描写林间飞鸟建立了一个理想社会——"云中鹁鸪国",在这里没有贵贱,没有剥削.这是欧洲最早表现了乌托邦思想的作品,也反映了作者的自由农民的思想.5 r, ^4 s$ z  I
作品构思奇特,情节曲折,色彩绚丽,抒情气氛很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Q- H  S; J# b2 x% H

. M" M! K1 \. b% X1 Q4 ^莎士比亚
5 H' K! b1 B3 T2 }6 u  f9 K7 P: ^! L! }8 f/ n' x3 l
莎士比亚(1564~1616年)出生于英国一个富裕市民家庭,从小对戏剧就有兴趣,接触到古罗马的诗歌与戏剧.后来家庭破产,曾到剧院门前为看戏的绅士管马匹,不久又当了剧院杂役,进而成为剧院演员和股东,随着生活和舞台经验的丰富,他开始了戏剧创作活动;靠非凡的才华和不懈的努力,创作了37部戏剧,2部长诗,154首十四行诗,特别是悲剧和喜剧,是世界文坛上的艺术珍品.四大悲剧是代表他最高成就的作品.《哈姆雷特》是描写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复仇而遭毁灭的故事,揭示了人文主义理想与英国黑暗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是资产阶段人文主义一曲悲壮的颂歌.《奥赛罗》写的是摩乐人贵族奥赛罗由于多疑和嫉妒,听信谗言,掐死妻子苔丝德蒙娜,而后自己悔恨自杀的悲剧故事.作者愤怒抨击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极端利己主义.《李尔王》描写一个专制独裁的昏君,由于刚愎自用而遭受一”剧的遭遇,揭示了资产阶级原始积累时期的利己主义和对权势,财富的贪欲.《麦克白》揭示了野心对人的腐蚀作用,是心理描写的杰作.
, I4 h3 ~- t* d$ i; n; [4 f( _) [另外莎翁还写了一些著名的喜剧作品,如《威尼斯商人》等.莎士比亚的戏剧题材广泛,内容曲折,结构严谨,生活气息很浓,寓意: @0 w2 L0 a( T
深远,语言优美,是西方戏剧的顶峰.6 D0 s7 |: j/ W6 U

. V* F; ~0 D, w7 U& j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Q! }) z+ j6 |: o3 U) i) R( r

- {" y4 F3 @4 X* o2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863~1938年)是前苏联戏剧家.生于商人家庭.1888年领导莫斯科艺术文学协会.1898年和罗钦科共同创办和领导了莫斯科艺术剧院,一直到逝世.一生中导演及担任艺术指导的话剧和歌剧共120多部,如《青鸟》《海鸥》《国民公敌》《底层》《炽热的心》《铁甲列车》《叶甫盖尼奥涅金》等.他还扮演过许多角色.长期的艺术实践使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立了自己的艺术体系.为戏剧的导演,演员,灯光,美术等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创立了现实主义表演风格,在戏剧界有很大影响,被称为"斯坦尼戏剧体系".
9 |& U' y0 d$ J3 b. Y5 D+ ^戏剧鉴赏( u( s8 q" f6 [' }0 o1 V0 \
2 ?# m9 h. n7 _% T* s
把握戏剧冲突) J6 b; L; w3 ]; N% l' A2 P# c$ ]
  ?6 X" u3 [* O% u/ i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冲突是戏剧的灵魂,是戏剧主题的基础和情节发展的动力,是社会生活矛盾在戏剧艺术中的集中而概括的反映.牢牢把握戏剧冲突,是鉴赏戏剧的关键.对此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C6 {6 J6 P# d7 E
第一,要充分认识戏剧冲突的主要特征.
) c4 y  i4 a% n( b" m" g3 O6 x* ]概括地说,有四个主要特点:
" R% N$ O1 [4 Z) _& @0 ]$ |/ p; ~/ ?7 W1.尖锐激烈.在戏剧中,一些平淡的矛盾往往被组织成有声有色,触目惊心的冲突,犹如一对山羊抵角,两只蟋蟀格斗,没有调和的余地.由于矛盾的双方都有足够的冲击力,冲突的最后爆发是格外强烈的.如《雷雨》中所有的人物都卷入了戏剧冲突,虽然未动刀枪,但人物之间的交锋却是惊心动魄的,最后矛盾达到一定程度终于总爆发.
1 \; x* g) |2 N8 s% @2.高度集中.戏剧要在既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表现社会矛盾,必须巧妙地把事件和人物集中组织在一起,使戏剧冲突鲜明突出.如《雷雨》中30年来两代人的矛盾纠葛,集中在十七,八个小时内展开,剧中场景凝聚在周家客厅和鲁家两处,犹如两军对垒.周家客厅中的旧家具勾联起30年前鲁侍萍与周朴园的纠葛,"闹鬼"一事又关联着蘩漪与周萍的往事.鲁侍萍与周朴园的纠葛在前,鲁大海与周朴园的冲突在后,集中概括了这场冲突的复杂性和深刻性.《茶馆》纵贯几十年,将六,七十个人物之间的冲突,六,七十个人物与的时代的冲突,全放在茶馆中进行,可谓高度集中.
' O0 j( O# i% r# K3.进展紧张.戏剧冲突必须扣人心弦,波澜起伏,使观众一直处于紧张和期待之中.如《窦娥冤》中的矛盾层层推进,先是蔡婆讨债被害,张氏父子趁势要挟,蔡婆的屈从引起窦娥强烈反对;接着张驴儿误毒死张老头,却嫁祸窦娥,窦娥临危不惧;再接着县官严刑,窦娥为了蔡婆而招承,法场呼冤;最后窦娥鬼魂托梦,终于沉冤昭雪.在紧张的情节中,窦娥与蔡婆的冲突,窦娥与县官的冲突,窦娥与"天命"的冲突,都充分地展现了出来.
! s. ^/ V* q( [* `4.曲折多变.戏剧冲突往往是曲折复杂,变化多姿的.如《西厢记》虽然情节并不复杂,但戏剧冲突却表现得委婉曲折,跌宕多姿.在张,崔婚姻问题上,忽而由喜转悲,忽而由悲转喜,多次显露转机,却又嘎然而止,因此曲折多变,绝无平淡之感.1 g3 b! J) T* r! [5 ~
第二,抓住戏剧冲突的表现形态.
  ^/ ?0 x8 f3 H% ]# ]戏剧冲突主要表现为具有不同性格的人物在追求各自目标过程中所发生( \. Y; f  `3 ?4 ~! s1 W
的斗争,它不能用抽象的意念去表现.这些形态主要有三种:
7 y" e$ M7 G& |& y7 ~9 A- ]" t0 A$ i1.人与人的冲突.即表现为人与人之间意志和性格的冲突,这是戏剧冲突的本质.意志冲突,是指人物间对立的目的和动机出现,交织成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如《雷雨》中董事长周朴园与工人代表鲁大海的不同动机,封建家长周朴园和蘩漪的不同动机,构成阶级,家庭的冲突.在第二幕中,这种冲突已经面对面地展开:鲁妈和周朴园是旧恨加新怨;鲁大海被辞退和殴打;周萍拒绝蘩漪娶四凤;蘩漪扬言要下毒手,等等.性格冲突,是指人物间对待事物的态度,追求的理想,采取手段的不同所引起的冲突.人物性格越典型就越容易引起冲突.《茶馆》一剧,正是由精明善良的王利发,耿介正直的常四爷等许多性格各异的人物,在相互撞击中引起冲突.意志冲突和性格冲突往往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在戏剧中,不能截然分开.6 p; x5 F: E9 `/ \: a" S! O+ G  O
2.人物内心冲突.这种内心冲突往往使人物陷于不易摆脱的境地.在《雷8 S0 b2 |: |6 v/ F' [
雨》中,四凤和周萍都是侍萍的亲生骨肉,要侍萍答应他们的结合,她是既难同意,又无法道出真情的.儿女的要求使她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在内心深处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中国古代戏曲常常以抒发内心冲突的片断作为一出戏的重点.如《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崔莺莺的大段抒情唱词,唱出了对往日相思的回忆和今日离别的愁苦,展示了她内心的矛盾:张生此去若不得官,他们就不能结合;若得官,又怕张生成为当权大户择婿的对象.这种愁苦之情反复激荡,充分表现了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爱情和封建家长追逐名利之间的冲突.
' Y) E2 h$ h4 X" s3.人物与环境的冲突.这种环境,既指自然环境,也指社会环境.在《牡丹亭》"惊梦"中,美好的自然景色,使杜丽娘惊喜万分,由此春情萌发,但这是封建礼教所制约的现实环境,是不能允许的,因此情与环境的不协调,构成了戏剧冲突.《茶馆》则展示了维新运动失败后,北洋军阀混战之时和国民党统治时期这三个不同历史阶段中人与社会环境的冲突,通过常四爷被逮捕和康顺子被出卖,表现市民,农民与清末统治阶级的冲突.5 z4 k( l$ Z% ^+ l/ h
第三,把握戏剧冲突的不同类型.
; e  I- I0 J% z+ Y  ]8 P戏剧冲突因剧作情节结构不同,往往呈现出不同类型.- y/ l. o; E7 o
1.单一型.这类戏剧冲突的对立面自始至终基本不变,一贯到底,在一次次交锋中,冲突越来越激烈,最后发生总爆发.如蘩漪与周萍的冲突贯穿《雷雨》全剧:第一幕中周萍与蘩漪的对话已显示了矛盾,这是冲突的开始;$ I6 O& ?( I( G2 l
第二幕冲突正式展开;第三幕冲突又进一步发展;第四幕则以白刃相见,达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2 Q$ ~* O5 E. v: ]0 ?: L$ G0 N2.主次型.全剧有一主要冲突,但这一冲突并非每场都出现,有时出现& j3 ^, `  P+ m+ Z; |- o% M) ]+ K
的是次要冲突.如《西厢记》中的主要冲突是自由婚姻和封建婚姻的冲突,
( O1 Z+ Z2 w3 u2 Z, O具体表现为莺莺,张生和老夫人,郑恒的矛盾.但实际上全剧除了二本三折的"赖婚",四本二折的"拷红"外,其他场次中老夫人的戏并不多.而张生,莺莺和红娘由于身份,处境,教养,个性不同,对封建礼教的态度亦有差异,所采取的反抗和挣脱束缚的方式也不同,因而不断发生冲撞和误会,由此构成十分强烈的喜剧效果.
- Z# P' n' Y/ o1 A- y, J3.多样型.一些剧作由于没有贯穿到底的完整而集中的戏剧情节,各场多由一系列人物的生活片断组成,它在众多人物的生活场景中,展示一个个分散的冲突,这些冲突统一于共同的主题之下.如《茶馆》,没有贯穿到底的情节,每幕之间相隔20年左右,各种矛盾既不互相交织,又不连续发展.三幕表示了三个不同历史时期,这三部分中各有不同的冲突,但各种冲突又都统一于葬送旧时代这一主题之下.$ r+ q# L4 b4 O- a2 O1 u; }
1 j% t7 |9 E- c& A
分析戏剧结构
2 x( Y) m6 k1 g- j, h! ^- H; k& d# p2 F9 X1 j  C
戏剧结构是戏剧的骨架,在整个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戏剧结构指戏剧情节的组织和安排,弄清了它,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领会戏剧的思想内容.戏剧结构必须是完整统一的,必须是有机的整体,场与场之间,情节与情节之间必须有连贯性,逻辑性和顺序性,它所要求的严密,紧凑和巧妙,比其他艺术形式要高得多.分析戏剧结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8 E, i2 R5 s4 M+ E" }* ]8 r" W
第一,要掌握戏剧结构的类型.
2 U0 g, a2 Y6 d4 G# }$ A+ |戏剧结构的主要类型有三种:
6 v4 R' w5 p) c4 d1.点线型,亦称开放型.点,指剧中各段的中心事件;线,指贯穿全剧的主线.这种戏剧结构包括的范围较广,把戏剧故事情节按先后顺序从头至尾原原本本地表现出来,能完整地表现事件始末过程.中国古代戏曲较多采用这种类型.古代戏曲是按"折""出""场"来划分的.虽然戏剧情节是按顺序发展的,但每折,每出,每场都有一个中心事件,因此每个段落都有相对的独立性.情节线索将各个段落连贯起来,如一串明珠.
) f8 d: l8 j9 @( L# }: {2.横截型,亦称锁闭式.这种戏剧的完整过程并不按时间顺序来展示,而是截取生活的某个横断面,把一切都集中在这个断面上,而那些有关情节则用回顾叙述的方式在剧情发展中逐步透露出来.如《雷雨》所表现的内容,作者没有按时间顺序叙述,而只取现在,把整个故事浓缩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把地点凝聚在周家客厅和鲁家两个场景中.* x" s) @) G# h( H" X$ {
3.展示型,亦称人物展览型.这种戏剧结构介于点线型和横截型之间,以展示人物形象和社会风貌为主要目的.其特点是剧中人物多,情节简单,全剧似乎没有一件贯穿到底的事件.如《茶馆》用三幕戏分别写三个历史时期,历时半个世纪,人物有70多个,但全剧没有贯穿首尾的情节,没有贯穿始终的对立斗争,剧作利用人物和事件的时断时续的发展,展示各种人物形象和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8 L8 d3 r3 Q( z6 \( {: N4 a
第二,要善于剖析戏剧结构." [) q! d7 W, e4 ?0 \) K
首先,可以从纵横两方面入手.纵,指要弄清剧中有几条情节线索.有时一出戏只有一条线索,有时为一条主线一条副线,有时有若干条副线.重点是要把握主线.横,指要弄清剧中各个阶段的特点.戏剧一般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剧情介绍,矛盾开始,高潮出现,矛盾解开,全剧结束.重点要把握住高潮.也有的剧本一开始就展开,介绍剧情是要把握住高潮.也有的剧本一开始就展开矛盾,介绍剧情是分散在许多场里进行的;也有的剧本戏到高潮就结束了,没有矛盾的解开和结局,要根据不同的剧本来分析.: ]/ T% Y; R& ?1 b$ _! b
其次,要把握戏剧情节的来龙去脉.情节是塑造人物,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有的剧作情节较为复杂,要能去掉枝蔓,把握主干.如《雷雨》的情节主要为:周萍过去曾和后母蘩漪发生过暧昧关系,现在又爱上了四凤,因怕父亲发现,决心到矿上去;因鲁侍萍的到来和蘩漪的阻挠,引起波折,最后发现他和四凤是同胞兄妹,又被蘩漪揭穿了不可告人的关系;结局是四凤触电,周萍自杀.
/ i. P3 _; Z7 s; t再者,要把握戏剧节奏.戏剧的节奏是有一定规律的,有的好似一个浪头跟着一个浪头,最后汇成冲天而起的大浪.如《窦娥冤》中,窦娥的悲惨命运是一步步推进的:她3岁失母,7岁当童养媳,17岁守寡,20岁遭诬害,波涛越掀越大,最后激荡成潮,唱出"三桩誓愿",惊天动地.有的戏剧节奏是时快时慢,有张有弛的,好似上下起伏的波澜.如《西厢记》从头到尾,就是由许多有节奏的波浪构成的.& F$ C& u& k6 u8 I. ]. i# h1 d
第三,要弄懂戏剧结构中的主要手法.+ R# X5 _2 y* B9 x3 Z$ d% O
1.悬念.悬念可以不断造成观众的急切期待心理,是引起观众兴趣的最重要艺术手段.如《雷雨》第二幕中的一连串悬念;繁漪知道周萍要走,坚决要求周萍留下,并在两次遭拒绝时,两次警告周萍,周朴园的到来打断了他们的谈话,又造成一个极其紧张的悬念.这层层悬念,就使观众非看下去不可.
$ x' |* M0 S0 Q* i) |: @4 ]4 Q' p2.吃惊.吃惊是指观众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受到出乎意料的震动.如《雷雨》第三幕中蘩漪突然出现在四凤卧室窗口.再如《西厢记》五本中张生正待与莺莺成亲之际,一向没出现的郑恒却突然出来阻挠.
( A! M# w3 D9 B9 t* V* `3.激变.此指剧情突然发生180度的急剧变化,即所谓突然由逆境转到顺境,或由顺境转到逆境.如《西厢记》二本中,孙飞虎兵围普救寺,指名索要莺莺,此为逆境;张生请杜确解了围,又转入顺境;崔母变卦赖婚,再转入逆境.此外,误会,巧合,对照,烘托等手法,也对戏剧结构有重要影响.
: {' q8 o. K/ C$ j/ Z
: j) u! t' F( t2 A7 K" T
后期资源网,打造没有广告、免除隐藏回复的全开放式影视技术交流平台。 你的所求就是我们服务的宗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后期资源网

GMT+8, 2024-6-17 00:00 , Processed in 0.30004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