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资源网|非编软件网|杉宫竹苑|非编插件|高清视频素材|音频素材|非编软件汉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后期非编系统发布及其详细简介后期非编系统VIP专享下载区影视后期非编模版免费下载区网站注册及其办理VIP业务说明
查看: 930|回复: 0

[理论] 宣传片脚本撰写原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24 09: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影视表现的基本手段:视听语言

视听语言是电视表达的基本方法,电视声音的构成可以用以下的模型来表示:0 u1 o' F5 z4 n+ |* M; ]  K
(一)、声音:解说词   +   同期声    +          后期音乐音响…

脚本创作不是指解说词的创作。而是包含声音的画面在内的整个节目的架构。

1、 文字语言基本作用
0 L3 i0 g! y; C" i/ R: q# C0 c        影像解说就是把观众的想象活动与画面上呈现出的直接感受结合起来,把间接信息和直接信息结合起来,通过画面形象和有声语言的碰撞和交流,产生新的效果,大大扩展了画面的外延,深化画面内涵,使画面表现力大大扩张。
5 ^. P/ s/ J; |& c(1)串场:叙述情节$ ]- O! [/ G2 Q# Z/ Q6 P
(2)转场
/ T8 Y# h& e! @$ A' Q画面:6 F$ a: P+ P/ o# D/ [3 k6 q& D7 z
晨曦的大海/ [' ?. A8 F* i. _
上海外滩
6 o0 p. k- a! V# q浦西公寓巷口
8 e' c9 I; F. y2 z' b( h浦西公寓楼下
, Y3 b. o$ F6 C; `- d7 S解说:
/ C* h/ H. b) K    张达伍把时间几乎全部交给了大海,献给了事业。那么,他在事业和家庭的关系) G9 l+ v/ q& A6 d1 [& e7 j( _
上又是怎样对待的呢?  张达伍的家在繁华的大上海。 我匆匆赶到这里,寻找浦西公寓72号

以上这段解说词将节目的场景从大海转到家庭。

(3)补充画面: D1 }6 m8 {7 A+ X
画面:; u3 n1 g5 i  L- S3 l, ?, i( H
人群
$ t1 z" q% A" p列车在桥上飞驰, l; B4 [* U! V! ~/ {2 M; e0 I3 {
列车仪表特写
8 k) q/ J! M" j( j1 d" g' _2 c司机聚精会神地驾驶
% G- \" b% H5 q; {解说:4 V) }( Z. @8 @
    广深准高速铁路全长147公里,投入运行的机车和车辆是我国最新研制的。机车采用大功率东风1型内燃机车,装有机车监控系统和速度分级控制系统,能确保行
, {! N$ l% f6 G( j- ~车安全,并配有无线电话供旅客使用。准高速铁路的建成将带动我国铁路、通信、
8 X" E) t0 V: B4 L( a' i信号、机车车辆制造和运营管理技术的全面进步和重大改革。

请大家注意看这段片子的解说词,光从画面上是看不出这些信息的。

2、文字语言的局限性和主动性

  文字语言在电视节目中的位置,相对在其他的传媒中,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在电视节目中,画面语言永远是载体,离开了画面(哪怕这画面只是一个黑场),任何文字语言都不可能存在。所以,几乎任何一位电视专家都会告诫你:文字语言要少写。
% y: y6 W2 }2 c2 m& j# W2 K$ ]( Y    文字语言的少有两方面的对比:
* U$ O  F2 `- N  \  L    一是文字语言永远比画面少。在电视节目中,画面是载体,文字是附载体,文字只能比画面少。过去,一分钟的画面只能录210~230字,现在社会生活的节奏加快了,电视节目的录音速度也在提高,但一分钟的画面也只能录250—270字的文字语言,再快,观众就听不清,或者是顾了听,没法看。所以,几乎在每一本谈及电视文字语言的书里,都会告诫读者:文字语言要少写,因为电视是看的,不是读的。
! r7 K  W( {1 x, c0 W& D    在电视节目中,画面是永远的主体。画面有的内容、画面能够表达的意念,文字语言都不必写。单位时间内,文字语言不能多写,但可以少写。在这方面用得最多的是现场声的过渡,有经验的剪辑者往往会在一个场景的头尾留出几秒的现场声,让文字语言有一个淡进淡出的过程。, k! q& Q! ^3 P# K
    二是旁白要少写,留出更多的空间给其他的声音语言,譬如:人物自白、对白,现场的解说、现场采录的嘈杂人声甚至现场的鸟鸣兽语,机器和其他物体的声响。突出电视写实、多维、多层次的立体空间感。“没有画面的声音是活的声音,没有声音的画面是死的画面”。即使在默片时代,人们也要在影片播放现场安排一支乐队,使声音充满观影的过程,这足以证明听觉元素在人们接受影片时的重要性。
2 O2 u3 z' p+ y& j    系列片《中国农民》用一个长镜头记述了一个农民的一句话。记者在采访一个文化传统浓郁的村子时,问一个在田间劳动的年轻妇女,有没有经商?有没有摆摊?妇女都笑着说不,再问为什么,妇女笑而不答,良久,才不无自豪地说:我爱人是个教师。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如果不是现场采访,没有画面表现出来妇女的羞赧神情,用旁白去描述,很难表现。
- y! z! n$ C: p& O   
( A: T. T9 z6 d1 m/ _( m" [9 E    文字附载于画面,文字永远被动?8 [9 w2 t# {( s8 y
    不,恰恰相反,文字在电视节目中必须是积极的,主动地与其他元素相配合。因为他心中有目标,这就是节目的主题。按照节目主题这个目标,节目的作者从节目的策划开始,  就会有目的地寻找素材,拍摄节目时就会有意识地涉猎画面。 当然,在整理素材,撰写文字语言的时候,记者或作者的主题意识已经明确,他将依据他的主题思想写作文字语言,这时,  文字语言就会表现出它的主动性。

3、文字语言写作要注意和避免的情况:
7 a. w# F+ B* m- z注意:A、写实性。因此文字语言要以画面为基础。
9 G6 [+ ]- g3 q4 A! j          B、文字具有跳跃性。因为有现场声加入。
" n! [8 J$ W. @1 G8 G* H1 S; t         C、形象性。画中有话,话里有画。画面要有思想逻辑,文字要有形象。
7 R* m5 W* r" [; O# q+ X" R          D、时间性。时间上的不可重复性。0 o6 D6 Z( ?7 A) V8 X7 R' c- O
          E、口语化。能读,好读。
& X$ {9 M% o1 W         需要避免:8 T) g6 T- {- i. x8 a0 s
         1、两张皮 声音画面没有必然联系。万能画面  u/ h* T; [  W6 f% j
         2、满堂灌 宣传工具,过份重视解说
/ s7 v4 c7 D# J8 R  ^+ Z9 [) V         3、一锅粥 大量采用纪实方法

(二)、画面:主播+被摄对象(被采访者+被摄现场)+字幕或特效…

         在以上模型中,各声画元素并非并列出现而是交叉出现的,即每种声画元素都可能与其他元素出现在相同的电视时空中。画面的局限性 一般表现进行进态 照相是瞬间。电视是过程。 表意具有模糊性,容易产生歧义。举个例子来说:

    1999年9月14日,***主席访问新西兰,电视新闻上看到当地的毛利族手持长矛、摇旗呐喊,气氛十分紧张。只见***小心翼翼地与一个毛利族人周旋,并从地上拣起一个矛头递给那个毛利人,这时全场的毛利人又是一阵鼓噪。听到新闻的解说才知道,这是当地毛利人欢迎来宾的一种传统仪式,古代的毛利人通过来客拣起和传递矛头的方向,判断对方是敌人还是朋友。

二、 解说与画面的基本关系:

(一)、历史流变   除了电视剧的台词、文艺节目的串词,电视新闻节目和专题节目的画外声音语言被很多人叫做解说词。电视节目的文字语言为什么叫解说词?其实,电视节目解说词是沿袭电影解说词的名称。
/ E6 ^! Q+ }: K2 ^0 ~) f    早期的电影摄影机用胶片拍摄,录音不能同步进行,所以要靠画外音解说画面。后来有了录音胶片,但同步录音的工艺技术复杂,成本很高,难以普及,电影纪录片解说词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

    电影纪录片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3 u' U2 a2 r9 t4 L    1.格里逊式* G$ f) q  k0 g! n6 D* [& h% I- z) |
    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著名导演格里逊首先采用画外音解说来制作纪录片,打破了“默片”的沉闷局面。这是纪录片录音技术发展的结果。解说词大大加强了纪录片的影响力,但当时的画外音制作比较粗糙,灌得太多,也引来了非议和指责,批评“解说词明显压倒了画面”,纪录片成了“长篇说教”等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意、日等国的独裁者利用纪录片灌输法西斯主义,更败坏了纪录片的名声。到了50年代,格里逊式的纪录片失去观众的宠爱。
3 h: |# X+ K  }    2.“真实电影”! T- c$ G: @; |: K1 B6 G
    格里逊式纪录片之后,电影界反其道而行之,不仅影片通篇不加一句解说,连记者对被访者的谈话都尽量避免。导演捕捉日常生活未经修饰的事件场面,拍成纪录片,“所见即所得”就是“真实电影”。美国的苏珊、阿兰•雪曼拍的《警察局录影带》就是范例。
9 W; K; D5 k' X$ z    苏联导演兼电影理论家齐加•维尔托夫在报上撰文,他认为:一切场面的调度、电影剧本、演员、摄影棚,都是资产阶级的东西,应该一律抛弃,形成“电影眼睛派”。其实质是看到什么就拍摄什么。
$ i( ]" \  W: h" o  i7 Z0 x' C    20世纪30年代,有声电影出现,维尔托夫和他的兄弟米恰依•考夫曼又鼓吹“生活即景”,把“电影眼睛”与“无线电耳朵”结合起来,形成声画对位的蒙太奇。6 }1 T1 E: k" @. C$ X
    二战后,便携式摄影机和录音机的发明,同期录音技术的普及,“真实电影”流行一时。  O; A; ?/ d% e6 s- q( P: G- d
    3.访谈式2 A2 X# E! M; J$ B, g/ _# e; t
    将被摄者或解说员、主持人直接面向观众讲话,并结合会见采访,这种访谈式手法首先在美国一些女权主义的纪录片中采用。访谈式纪录片的长镜头拍摄和实况效果声,体现了作品“照像”的本性和“摄影形象本体论”的美学原则。访谈式纪录片的当事人,直接向观众叙述,避免了编导的介入,作品使人感到公正、客观、可信。在访谈式纪录片中,语言成了主要的表现手段。
5 \- M$ S' h- g: L# }' U    4.个人追述式* H1 k! x( A, r2 Z" W) N
    个人追述式是9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纪录片风格。它把叙述者的议论混杂在访问会见之中,又使制片人的画外音同屏幕上的字幕相结合,来直截了当地表达作者的观念。这种模式使  纪录片不再成为观察现实的窗户,制片人本身就是事件的见证人、参与者。
: v2 A3 Y- V% Z( U$ Q" g; t    个人追述式影片工作起来像个自主的整体,影片将各部分组织结构起来。一是吸收进来的人声、背景音响和画面;二是电影片整体的风格讲出的“声音”,以及历史环境三个部分。
8 N) v& s& x' {& C, C( u% m    综观纪录片从无声到有声的过程,除了“真实电影”时期,解说词都在逐步发展,而且是向着广义的、由多元素组成的音响效果发展。$ g$ N* O4 I" v3 K6 S
    最早的电视新闻和专题片都是用电影摄像机拍摄的。20世纪50年代,电视开始传人中国,但直到六七十年代,中国仍有不少的电视台使用电影器材拍摄节目。
$ w- W/ j6 @  y0 B- j    电视诞生后,解说词也有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现在,专业的电视拍摄起码有两个声道。一声道录现场声,二声道用来配解说或配音乐。而电视剧的拍摄录制甚至多达八个声道,以便进行多个声道的录制和混响。在这其中,文字语言占有主要的地位。

(二)声画之间什么关系?根据节目的具体形态而定,可以做以画面为主,也可以做以声音为主。

三、“蒙太奇”表现手段
8 N6 \5 e+ F3 F' L- R    影视文学的表现手段多种多样,但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莫过于蒙太奇的表现手段。: n; j2 c$ }1 R* _% D7 T  [) u0 R
    (一)蒙太奇的含义   
0 F/ R6 O- [4 E+ [    蒙太奇,法文原义指建筑的结构和装配,借用到影视艺术,有剪接、组合之意。蒙太奇的完整含义,至少应当包括这样三层意思:
& O, y0 V* h) D    第一,作为影视剪辑的技巧和方法,蒙太奇将影视艺术的各种元素如声音、表演、造型、摄影等组合、联系在一起,形成连续不断、完整统一的视觉形象。最初,蒙太奇只是画面和画面的组接,目前发展到包括场面与场面、段落与段落、画面与声音、声音与声音之间的组合关系。
8 Z# V9 J- l* }- P8 o  Y    第二,蒙太奇是影视的基本结构手段和叙述方式。一组镜头可以组成蒙太奇句子,若干蒙太奇句子或场面可以组合蒙太奇段落,从而形成整部影片。同时,蒙太奇通过镜头、场面、段落的 分切与组接,又可以对素材进行选择和取舍,并且创造出独特的影视时间和空间,形成不同的节奏,从而创造出不同的叙述方式和结构形式:  g. |" V2 t8 K- Q% ~4 h% L& Y& ]
    第三,作为影视反映现实的艺术方法即蒙太奇思维;蒙太奇思维是影视独特的思维方法,是其他艺术所没有的,影视编剧在进行创作构思时,应遵循蒙太奇思维方法。; U/ e. @5 s/ k$ s* a3 \( d3 Y/ x
    (二)蒙太奇的艺术功能
% ~+ Y0 ~* A. a) Q, n- {3 P( y    爱森斯坦曾经说过,两个镜头的组接产生的效果并不是两者之和,而是两者之积。这说明了蒙太奇这一表现手段的巨大效用。, v- A- U) v' e
  关于它的艺术功能,概括地说有以下几点:
3 X3 e1 q  ^2 m    1.蒙太奇可以把镜头有机地组织成一部刻划人物,表达完整的思想内容,又为广大观众所理解的影视作品。8 e/ `+ O6 @& @1 j: O
    2.蒙太奇可以按照艺术的需要,对时间和空间进行压缩与延伸,既增加作品的容量,使故事情节更加集中和概括,又能获得令人信服的真实感。( G5 R" Y) Z& N! y
    3.蒙太奇可以发展平行剧情,平行动作以加强影片的悬念。它还可以造成或激烈、或舒缓、或紧张的节奏。影视创作者可以通过不同长度、不同类别、不同方位的镜头的组接,使影片的节奏丰富多变、。生动自然而又和谐统一,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6 ^" ?! l; Q% |% _2 z: `, r    4、蒙太奇可以通过声画分立和声画对位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声画分立是指画面中的声音和形象不同步,互相离异,即声音和发声体不在同一画面,声音是以画外形式出现的。它们通过分离的形式,在新的基础上求得和谐与统一,使声音从依附于形象的从属地位中解放出来,’成为独立元素.加强了声音同画面形象的内在联系,使之更加富于感染力,从而奉富了影视的表现手段。声画对位是指声音和画面形象分别表达不同的内容,各自以其特有的内在节奏独立发展,分头并进而殊途同归,从不同方面表明同一内涵。声画对位的结果,产生某种它们自身原来并不具备的新的寓意,通过观众的联想,达到对比、象征、比喻等效果,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


3 Q& p' \, T8 A. X( E* w, r$ o0 X6 u( g9 m! B1 O1 D
后期资源网,打造没有广告、免除隐藏回复的全开放式影视技术交流平台。 你的所求就是我们服务的宗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后期资源网

GMT+8, 2024-6-17 00:11 , Processed in 0.35901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